6月10日下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海峡评论》杂志社、闽南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的“520后两岸关系形势观察与思考”座谈会在闽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全国台联副会长、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萧庆伟、全国台联研究室主任陈立谦参加会议并讲话,来自台湾《海峡评论》杂志社、闽南师范大学学者以及台联系统同志等近40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中,学者们围绕520后两岸关系的新变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具体涉及:绿营全面执政下的“去中国化”形势;蔡英文“新南向政策”与新形势下的两岸经贸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与两岸经济合作等议题,既有理论方面探讨,又有实践经验总结,大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诸多见解和意见,形成诸多共识。
学者们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在这个至关两岸关系性质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搞模糊,大大增加了两岸关系不确定性,必然影响到两岸的经贸合作和两岸同胞福祉。谈到"新南向政策",与会学者強调,经济行为不是行政主导可以取代的,对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主观臆断,历史已给出了答案。学者強调,"一带一路"建设体现的是互利双贏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台湾商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会大有可为。大陆的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一波新的经济腾飞将使更多的台湾企业有用武之地,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福祉所在。
学者们指出,520成为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的重要节点。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绿营开始在岛内全面执政,两岸同胞感受到与过去八年不一样的政治氛围。值得警惕的是"台独"顽固派的蠢蠢欲动,他们肆无忌惮地推动"去中国化",不顾历史事实,美化日本殖民统治,重新挑动岛內族群对立,这些紧锣密鼓的"台独"活动,必将加剧台湾的社会动荡,给两岸关系制造新的麻烦,伤及到的是台湾同胞切身利益。事实胜于雄辩,历史无法篡改,"台独"是走不通的死胡同。
学者们強调,两岸同胞往来和合作交流不会因台湾政局改变而改变。作为超过三分之一的台湾同胞祖籍地的漳州是对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前沿,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在两岸关系中地位重要、作用独特。
闽南师范大学多年来始终重视闽台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现已成为促进福建省对台文化教育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依托“闽南文化研究院”与“台商研究中心”两大平台,深耕闽南文化、两岸关系与两岸经贸关系、台商发展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为增进两岸社会融合、文化认同、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培育了开放型的智库基地,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

座谈会现场

杨毅周副会长讲话

林晓峰书记讲话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发言